8月27日,“精彩‘芬’呈——第十届重症镇痛镇静病例演讲大赛”北京赛区比赛圆满落幕。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刘平医生与周彤护士组成的参赛团队,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科室的协同支持,从北京市9家三甲医院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,以第二名的成绩成功晋级华北赛区总决赛。
十年赛事搭平台,团队协作助提升
大赛由《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》主办,覆盖全国3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吸引了数百支医护团队参与,是重症医学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年度赛事。大赛已连续举办十届,旨在通过真实病例分享与专业研讨,推动ICU镇痛镇静治疗的规范化与个体化应用。镇痛镇静作为重症患者管理的关键环节,既需精准的医疗技术支撑,也离不开医护协同的人文关怀,这正是我院重症医学科希望通过参赛展示与学习的核心方向。
为打好首次参赛“攻坚战”,科室构建“主任牵头、全员参与”的备赛机制:李宏亮副主任全程指导备赛工作,紧密结合赛事评分标准与临床实践,明确“立足真实病例、突出诊疗逻辑、体现人文关怀”的备赛核心。病例筛选阶段,李主任指导团队紧紧围绕我院急危重症医学中心首席专家、院党委书记周建新教授于2024年底在《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》发表的述评《肺保护性镇静:应重视呼吸驱动和吸气努力的床旁评估》中提出的理念,强调镇痛镇静管理在肺保护性通气中的关键作用,帮助团队避开常见诊疗误区,重点梳理“病情评估-方案调整-效果监测”的全程闭环。
科室同仁积极参与、群策群力,医生组围绕镇痛镇静药物的剂量滴定、器官功能保护等方面展开多轮讨论,补充最新临床指南与科室实操经验;护理组聚焦CPOT(重症疼痛观察工具)、RASS(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)的动态评估细节,提出“将评分记录与患者舒适度反馈相结合”的优化建议;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同事主动参与模拟答辩,从演讲节奏、专业术语通俗化表达等角度提出改进意见。“全员支援、共赴赛场”的协作氛围,助力参赛团队反复打磨演讲内容、完善答辩思路,最终形成逻辑清晰、贴合临床的汇报方案。
以赛促学练本领,医护协同展风采
比赛现场,刘平医生以《以静制动,分秒必争:一例脓毒症继发ARDS患者的抢救》为题,结合ARDS患者的呼吸力学监测、肺与隔肌的保护性通气,以及镇痛镇静药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具体药物选择等方面,详细阐述为患者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。周彤护士则从护理视角出发,还原抢救过程中医护之间的紧密配合细节,展示了如何通过动态评估CPOT和RASS评分,平衡镇痛镇静深度与患者舒适度,助力康复。
一医一护通过层层深入的病例复盘,生动体现了我院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诊疗理念——镇痛镇静既是精湛医术的体现,也是人文关怀的载体;既关注生命体征的稳定,也重视患者身心痛苦的缓解。两位选手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,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,成功晋级华北赛区总决赛。
此次参赛不仅展示了重症医学科团队的专业风采,更积累了宝贵的学习和竞赛经验。目前,科室正在系统总结本次备赛参赛过程中形成的诊疗逻辑梳理、团队协作、医护配合、病例优化等经验,为今后参与更高层次竞赛奠定坚实基础。
来源:重症医学科
作者:刘平 周彤
荐稿:李宏亮
排版:李春慧
责编:王占荣 范晓 张洁
出品
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
专栏入口
辉煌配资-辉煌配资官网-网络配资炒股-股票在线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