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凝妈悟语
开学前后就看到很多关于乘法顺序的争论:
有家长吐槽:
“二年级乘法2+2+2+2必须写成2×4,不能写成4×2,意义在哪里?到底是便捷了还是变烦了,是刻板了还是创新了?”
有很多家长有相同苦恼!
有的说:“好烦,我就是来吐槽教改的,30年后叫我转变思维教孩子,真的是,淘汰我的同时也淘汰我的孩子呢?”
还有的说:
“从开学到现在,天天教,位置还是搞不懂,我放弃了,随他吧,也就现在强制,到后面,谁还管你谁在前谁在后,这种教学真的没意义。”
“就为这个弄了3晚上,还是出错。”
“我90后,正反都可以,到我孩子了,就必须是个数在后。”
不过也有家长表示了不同意见!
有多个家长表示:
展开剩余83%“80后,从小就是学的这种,没有什么不懂的,2+2+2+2乘法的意义就是4个2,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单价×数量。”
“我们小时候写的就是这样的,乘数和被乘数都有代表的意义。”
我家孩子恰好是二年级,用的人教版新教材,当初看讨论的时候,内心有点紧张,也担心过孩子不理解。
不过,并没有去深究这个问题,也没有在孩子面前露出苦恼的神色,想着,看看老师怎么讲吧,孩子不理解再说。
事实是,我的担心多余了,孩子并没有不适应的感觉,接受起来非常容易。
孩子的学习现状如何?有一个题目是:5个3是多少?
孩子用加法表示:3+3+3+3+3=15,
用乘法表示:3×5=15。
问他:为什么是3×5?
他说:老师说,5个3用乘法表示,就是把两个数反过来。
问:那如果说每盒有5个月饼,3盒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呢?
他说:那就是3个5,应该写成5×3=15。(看,孩子并不是机械套用“反过来”的技巧,而是能自己转换理解!)
问:那如果写成3×5呢?
他说:那就是5个3了,一盒有3个月饼,5盒一共有多少个月饼?
(我问过孩子,老师有没有讲过“相同的数在前面,个数在后面”,孩子说老师也讲了。
但是发现孩子对这个抽象说法印象并不深刻,说明不太理解。但在具体例子中,能清晰区分两个乘数的不同意义!)
所以,只要孩子能真正明白“每份数”和“份数”的区别,知道每个数代表什么,顺序问题根本不会成为障碍。
我们真的不用过度焦虑,老师自有教学方法。
乘法顺序固定,有什么意义?其实,它不是在玩文字游戏,而是在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数学表征和现实对应关系。
有朋友说的好:
看到2×4就知道是4个2相加,看到4×2就知道是2个4相加,这就是意义!
相同的东西拿了两个,小票上商品数量会有×2,而不是2×,这个就是乘法顺序的意义。
放到发工资上,看到3000×12,就知道是一个月3000块工资,一年发12次。如果写成12×3000,那就是一个月发12,发3000次,那肯定是不一样的。
看了教参的解释,以及很多朋友的分享,就会知道现在乘法的教法有一定用意的:
1、让孩子建立基本概念,理解乘法的本质是“几个几”的加法。
2、让孩子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记录:把算式、数学问题和具体情境或图像对应起来。
虽然5×3和3×5的计算结果都是15,但它们所代表的现实意义和图像是完全不同的。
下面这题,横着看就是5×3,竖着看就是3×5。
孩子理解了本质,以后再探索规律和技巧就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比如:
学习乘法交换律,用一句口诀计算两个算式,是在直观体会“交换乘数的位置,积不变”的基础上进行的。
学倍数概念,也需要理解乘法中的数位顺序固定!4个2相加,就是2的4倍,要写成2×4。4+4,就是4的2倍,要写成4×2。
学乘方,数字顺序绝对不能颠倒!2×2×2×2一定要写成2⁴,不能写成4²。
写在最后:
现在的教材强调乘法顺序,对孩子来说其实并不难理解。他们往往能通过具体例子轻松掌握,不需要机械背口诀。
我们做家长的,放平心态,信任老师的教学节奏,孩子一定能顺利掌握。
真正重要的,不是哪个数在前哪个数在后,而是孩子是否懂得每个数字在真实世界中代表什么。
发布于:山东省辉煌配资-辉煌配资官网-网络配资炒股-股票在线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