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粤四部门出台措施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(引题)
支持生态链企业推行“新八级工”制度(主题)
南方日报记者 杜玮淦 通讯员 粤仁宣
近日,广东省人社厅联合省发改委、省工信厅、省国资委出台了《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(试行)》(下称《实施办法》),从组链建链、技能人才培养、技能人才评价、技能人才激励等方面,完善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机制和支持政策体系,同时立足调动市场资源力量,积极向企业赋能、实现“减负增效”,在技能人才供给链上探索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衔接融通机制。
强调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难题
《实施办法》完善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机制,由“如何建”升级到“如何建好”。建立技能生态链培育期制度,人社部门采取“链条化”建设、“集成化”政策资源支持模式,面向技能生态链开展培育辅导,提供产教供需对接、校企合作培养对接、就业岗位推介、技能人才评价等服务,协助解决产业链技能人才培育评价留用等难题;实行技能生态链动态调整机制,明确6类退出情形,引导建立政府支持、技能生态链内部自律的工作机制。
《实施办法》强化培训与就业政策联动,既缓解企业技术技能岗位招工难题,又解决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难题。将学徒制培训对象拓宽到高等院校、职业院校、技工院校毕业年度学生,推动院校人才培养链接到企业岗位用工上,并以落实就业为申领补贴条件,形成类似德国“双元制”模式的学徒就业新形式;面向技能生态链企业推行“岗位需求+技能培训+技能评价+就业服务”项目制培训,支持各级人社部门组织富余劳动力、失业人员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,输送到生态链企业就业上岗。
《实施办法》充分向技能生态链下放技能评价自主权,推动聚焦产业用工标准开发人才评价标准。发挥链主企业作为行业龙头、紧贴市场技术前沿的优势,将评价标准由国家职业标准拓展到自主制定的企业评价规范,支持申报新职业、新工种,参与编制国家职业标准;将链主企业自主评价范围由本企业员工拓展到生态链企业职工,遴选为链主企业的,可直接作为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评价机构,面向生态链内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。
《实施办法》积极拓展技能人才发展空间,促进技能增收。支持生态链企业推行“新八级工”制度,对企业评聘的首席技师、特级技师,纳入省高技能领军人才范围,比照属地高层次人才在户籍办理、安居保障、子女入学等方面落实待遇;为解决优秀技能人才晋升技能等级面临的学历、资历限制,制定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不同技能等级的申报条件示例,突出工作业绩贡献、企业日常考核结果等运用;通过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技能培训,引导企业面向技术技能骨干开展系统化技能提升培训,以落实薪酬待遇作为补贴申领条件。
已遴选170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
2023年以来,广东省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,创新开展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,推动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、相关院校等建设以产业岗位标准为引领、院校人才培养为基础、技能人才评价为纽带的技能人才供应链。
目前,广东已遴选了170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,吸引了比亚迪、格力、优必选等一批制造业当家企业,带动837家企业培养技能劳动者约13万人次、开展技能评价约11万人次。2025年1月,人社部等8部门出台《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将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做法写入文件并在全国予以推广。
接下来,省人社厅将选取若干条有代表性的技能生态链条,由省级人社部门牵头挂点、省市区人社部门三级联动,主动送政策、送服务,开展重点培育辅导,总结推广典型产教评经验模式,为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。
辉煌配资-辉煌配资官网-网络配资炒股-股票在线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